
本書收錄作者在過去兩年,為《農牧世界》中專欄〈生物新天地〉寫有關以生物技術為主題的文章,還有作者在這些年來從事科普工作、參與了多場有關轉基因食物的辯論與講座的心得。
人口的迅速增長、森林與濕地的不斷開發,造成許多生物的棲息地遭受無法逆轉的破壞,以及促成物種不斷滅亡、生物多樣性不斷消失的主因。還有農民也因為抗旱、水患和其他自然災害的打擊,終年在這個惡性循環中掙扎求存。我們需要營造更安全的生態環境,來減少對傳統除害劑的依賴,而生物技術的發展,已為人類利用嘗試有限的耕地來達致豐衣足食的生活。
本書20篇文章中,篇章包括:〈細胞裡的啞謎〉、〈轉基因作物與食品安全〉、〈耐除草劑作物與環保〉、〈操控基因會威脅人類嗎?〉、〈讓貧農從生物技術的發展中受惠〉等。書中還附錄名詞解釋、生物科技Q & A,及介紹有關書籍和報告。
何乃健,祖籍廣東順德,1946年生於泰國曼谷, 1953年移居檳城,現為馬來西亞公民。馬來亞大學農學士,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生物學碩士,曾任職於吉打州慕達農業發展局(MADA),現為稻作學顧問。
曾獲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及潮州八邑會館統一學術文藝出版獎詩歌獎(1978年)、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主辦第四屆文學獎散文獎(1982年)及第七屆文學獎翻譯獎(1985年)。
著作包括詩集《碎葉》、《流螢紛飛》,詩合集《裁風剪雨》、 《雙子葉》,散文集《那年的草色》、《淅瀝的檐雨》、《稻花香里說豐年》、《禪在蟬聲裡》、《讓生命舒展如樹》,散文合集《逆風的向陽花》、《含淚為大地撫傷》(與田思合著)、《驚起一灘鷗鷺》(與秦林合著),評論集《荷塘中的蓮瓣》及科普書《水稻與農業生態》。
多篇農業論文被選入國際水稻研究所(IRRI)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、英聯邦農業署(CAB International)與日本國際農業科學研究中心(JIRCAS)的論文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