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書以實地調研和案例材料為基礎,考察海外華商經營管理模式及其成因。海外華商在經濟全球化中的角色決定了他們的投資取向與戰略選 擇:在全球化產業鏈中以低成本經營構築自身競爭力,在高風險的新興市場中捕捉商機獲取高回報。
海外華商網絡成長於移民與少數族裔的特定生存歷程,是華商基於人際信用,利用自身資源形成競爭力進而參與全球化的合作機制。華商家族企業也是他們應對環境,組合資源的必然選擇,家族企業的社會化程度取決於市場環境及其資本社會化水平。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,能夠在文化中實現互補與互動並塑造競爭優勢,如華商企業通過內部化的員工服務與統一管理,在大家庭環境中強化對員工的約束與激勵,並實現低成本運作;保密薪酬制也具有其管理學邏輯與文化適應性。
龍登高,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。北京市「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」成員、教育部「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」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兼職教授、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、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。曾應邀赴馬來西亞、日本、澳大利亞、紐西蘭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台灣及香港等地講學,訪問與調研。現為美國耶魯大學高級訪問學者。
主要從事中國市場史,海外華商等研究。主持完成多項中國自然科學基金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,國家留學基金等重要項目,在境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,出版專著5部,其中《中國傳統市場發展史》獲得第三屆「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」經濟學二登獎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