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思考的圓周率》足以代表陳大為在馬華文學研究的成果,其中有冷酷無情的抨擊、有令人雀躍的意外收穫、也有憂心忡忡的論述。
全書由十篇論文熔鑄而成,討論範圍包括:世界華文文學的定義與發展、中國學界的馬華文學論述、馬華三大板塊、都市散文的詮釋差異、地誌書寫、都市詩的街道空間與鏈結、都市詩縱論、原鄉圖志,以及自然寫作。
作者指出:「《思考的圓周率》足以代表我在馬華文學研究的成果,其中有冷酷無情的抨擊、有令人雀躍的意外收穫、也有憂心忡忡的論述。當然更多的是期待。沒有足?的好作品,研究工作就寸步難行。也許很多學者都有這種經驗:只有碰到一流佳作,才能相互激蕩,寫出較擲地有聲的論文。從另一個角度而言,必須有豐沛的文學資?(佳作),才能吸引外籍學者投入馬華文學研究的行列。否則我們永遠只是一門自家人評述自家人的家族企業。」
陳大為,1969年生於怡保。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,現任台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。著有詩集、散文集、繪本和論文集共十五部:《治洪前書 》、《再鴻門》、《儘是魅影的城國》、《靠近羅摩衍那》、《流動的身世》、《句號後面》、《四個有?的轉角》、《野故事》、《靈鷲山外山:心道法師傳》、《存在的斷層掃瞄──羅門都市詩論》、《亞細亞的象形詩維》、《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》、《詮釋的差異:當代馬華文學論集》、《亞洲閱讀:都市文學與文化》以及《思考的圓周率:馬華文學的板塊與空間書寫》。
|